- 11月 30, 2022
- Posted by: Glenn
- Category: 海外投资
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并且国内缺乏专门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本身受信息渠道、自身评价或判断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正确判断某项目在国外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因而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着许多风险。从风险性质来区分,主要包括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税务风险、法律风险四大类。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投资决策和业务经营过程中全面考量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接下来就和瑞诚金融一起来解析2023海外投资市场最新的策略和消息!
3个最常见的风险
企业境外融资风险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究其原因表现为:一是海外投资企业日常运作中融资渠道主要是当地银行融资、全球授信,应收贴现3种途径,相对于国内融资渠道来说,企业海外投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二是企业对国际融资环境的研究和重视不足,对国际融资环境还不熟悉,利用国际融资的能力不强;三是我国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比如不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无法形成为海外企业输血的融资机制,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融资支持以及便利化服务体系等。

政府监管及服务风险
从管理角度看,由于我国海外投资存在如多头管理、审批手续繁杂、政府管理制度滞后、海外投资的总体战略规划不清晰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难“走出去”和盲目“走出去”的风险从监督角度看,政府监督弱化使得海外投资面临国有资产流失。银行信贷控制不力,缺乏事前监督机制等风险;从政府服务角度看,由于我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就是一个项目审批制度,对投资后的监管。跟踪、统计。分析等管理服务功能薄弱,缺乏对海外中资企业的指导。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因此使很多海外投资企业面临着因对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外汇政策、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的规定了解不够充分,对其变化了解不够及时.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时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风险。

海外投资保护风险
企业到海外投资除了面临国内投资遇到的正常生产经营风险之外,还面临着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如果一个国家缺乏海外投资保护制度,那么海外投资企业除了要承担商业性风险外,还要承担政治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对海外投资缺乏整体战略和行业指导,使得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投资保护协定,也使得企业因东道国政治风险遭受的海外投资损失得不到补偿,从而增加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安全隐忧。

3套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做好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评估,注意借助大型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
企业应在投资前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咨询等方式,对投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况和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理人员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报,并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专业性较强,由于一般企业实力有限,要注意借助咨询公司这类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
改变投资方式,实行海外企业本地化战略,加强对投资所在国的公关策略
在海外投资中贯彻“双赢”策略。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合资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国企业身份,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根据所在国情况可以债务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成获得收益,避免直接取得控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如果投资主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也可以像麦当劳那样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节约资金、避免了直接投资风险,又占领了市场。
通过保险手段减少系统风险产生的损失
企业可以通过加入保险等方法减少海外投资的风险,如世界银行于1988年成立了多边投资保险机构,它和国家之间的多边条约一起为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国有化等系统风险提供了条约保证,当跨国公司成为该公约或机构的成员之后,海外投资中的部分系统风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当损失发生时也可以申请国际赔偿,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国际保證。
另一方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企业都以兼并或建立策略联盟作为发展手段以实现规模效应,而我国企业显然尚未跟上这种跨国经营的潮流。由于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至今依然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海外的国有企业分支公司即使在业务上有相似和交叉之处,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国有企业自身机制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的通行体制存在较大差距,限制、束缚了海外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理念,使海外中资企业难以像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那样以各种手段进行兼并和联盟经营。在同一项目的竞争中,我国企业间往往出现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难以建立起战略联盟,这也从内部进一步增大了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